<楔子>

請注意,網路上搜尋刺茄的時候,出現另一個別名「癲茄」,為了避免混淆,我後面用刺茄,兩個在分類上不同屬,一個是茄屬Solanum,另一個是癲茄屬Atropa,同時兩者均具有毒性,在這裡會是以茄屬作為主體說明,請大家使用上一定要遵照醫生指示。

1. 刺茄的簡介

刺茄(學名:Solanum capsicoides Allioni),屬於茄科(Solanaceae)植物,與龍葵、曼陀羅、顛茄等植物同屬一科。它常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,主要分布在南美洲,但也在亞洲部分地區生長。刺茄因其果實類似小型辣椒而得名,但其全株含有生物鹼(Alkaloids),具有一定的毒性,不可直接食用。

該植物常被用作傳統藥用草本,特別是在巴西與印度等地,當地民間醫學利用其葉片或果實治療皮膚病與呼吸系統疾病。此外,刺茄因其長滿銳刺的莖與果實,也被作為天然的防護植物,用於圍欄或驅趕動物。

 

2. 刺茄的功效與藥用價值

1)抗發炎與消腫作用

刺茄的葉片與根部萃取物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,具有抗發炎效果。在巴西與印度傳統醫學中,刺茄常被用於治療皮膚紅腫、外傷與關節炎。

2)緩解呼吸系統疾病

部分傳統醫學認為,刺茄具有祛痰與平喘作用,因此可用於治療慢性咳嗽、氣喘與支氣管炎。一些研究顯示,其萃取物可能有助於緩解氣管痙攣,幫助呼吸順暢。

3)抗菌與抗真菌作用

刺茄葉片含有茄鹼(Solanine)與其他生物鹼,能夠抑制細菌與真菌的生長,因此在傳統草藥應用中,被用於治療皮膚感染與潰瘍。

4)驅蟲與天然殺蟲劑

刺茄的果實與葉片含有天然的防禦化合物,可以驅除某些害蟲,因此在農業上被用作天然的殺蟲劑或驅蟲劑。

 

3. 刺茄的毒性與副作用

1)含有生物鹼,誤食可能中毒

刺茄屬於茄科植物,其中果實、葉片與根部均含有毒性生物鹼,如茄鹼(Solanine)與托烏鹼(Tropane Alkaloids)。誤食可能引發以下症狀:

  • 噁心、嘔吐、腹瀉

  • 頭暈、視力模糊

  • 心跳加快或減慢

  • 嚴重者可能出現神經系統異常

2)孕婦與兒童避免接觸

由於刺茄的毒性較強,孕婦、哺乳期婦女與兒童應避免使用,以免影響健康。

3)皮膚接觸可能引起過敏

刺茄的葉片與果實可能含有刺激性物質,對皮膚敏感者而言,可能會引起紅腫、瘙癢或過敏反應,接觸後應立即清洗。

 

4. 刺茄的應用與使用方式

1)傳統藥用方式

  • 外用:將刺茄葉片搗碎後,可作為消炎藥膏敷於皮膚傷口,但必須稀釋使用,避免引發刺激。

  • 熏蒸:在部分傳統療法中,將刺茄葉片燃燒後的煙霧吸入,可幫助緩解咳嗽與支氣管炎,但此方法仍需謹慎使用。

2)農業與園藝應用

  • 天然圍籬:刺茄的莖部與葉片長滿銳刺,可作為天然的防護植物,種植於農田周圍可防止牲畜與害獸侵入。

  • 天然驅蟲劑:刺茄的萃取物可用於製作有機殺蟲劑,幫助防治農作物害蟲。

 

5. 刺茄的文化與歷史

1)南美洲的傳統應用

刺茄在南美洲民間醫學中被視為草藥植物,當地居民用其葉片與果實來治療皮膚病與氣管問題。此外,部分土著文化還將刺茄視為驅邪植物,用於傳統儀式中。

2)亞洲地區的農業利用

在東南亞與印度等地,刺茄有時被種植於農田邊界,以作為天然防護屏障,避免牲畜或害獸破壞作物。

 

<結論>

刺茄(Solanum capsicoides Allioni)是一種兼具藥用與生態防護功能的植物,雖然它在傳統醫學中有一定應用價值,但由於其生物鹼毒性較強,一般人不宜自行內服或過量使用。若需使用,應遵循專業醫師或藥草專家的指導,確保安全性。

 

<參考資料>

農業主題館-癲茄
Inositol Derivatives with Anti-Inflammatory Activity from Leaves of Solanum capsicoides Allioni Molecules. 2022 Sep 16;27(18):606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