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楔子>

桂枝,就是肉桂的嫩枝,可做為食材調味,常見的滷包中也會添加,為去腥增香的作用、泡茶,帶有獨特的香氣,在中藥方劑中有天下第一方之稱,材料簡單容易準備,古代常用在士兵補充體力並對風寒有所助益,下面會先針對桂枝進行簡短說明,再從功效、用法與禁忌進行說明。

1. 桂枝的簡介

桂枝(學名:Ramulus Cinnamomi),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幼嫩枝條,味辛、甘,性溫。在中醫學中,桂枝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、血液循環不良等問題,具有溫經通陽、發汗解表的作用。它不僅是經典的中藥材,也是多種中藥方劑的重要成分。

 

2.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

溫通陽氣:桂枝性溫,能促進體內陽氣運行,對於怕冷、四肢冰涼的人群特別有效。

解表發汗:桂枝可以幫助排除感冒初期的風寒症狀,緩解頭痛、發熱等不適。

調節血液循環:它能促進血液流通,改善血瘀引起的疼痛,如痛經、關節疼痛等問題。

扶正祛邪:桂枝具增強免疫力的作用,有助於調節體質、增強抗病能力。

 

3. 桂枝的使用方法與禁忌

使用方法

  • 煎煮:桂枝可與其他中藥材一同煎煮,如桂枝湯。

  • 泡茶:將桂枝切段,與紅棗、生薑搭配沖泡,能促進血液循環,提升身體暖感。

  • 入膳:在燉湯或煲粥中加入少量桂枝,有助於增香及養生。

禁忌與注意事項

  • 體質偏熱或易上火的人群應謹慎使用,以免加重不適。

  • 孕婦不建議使用桂枝,尤其是早期妊娠階段。

  • 過量服用可能引起口乾、煩躁等症狀,應控制用量。

 

4. 桂枝的科學研究與應用

  • 抗炎與抗菌:研究表明,桂枝具有抑制細菌和病毒的作用,能減少炎症反應。

  • 降血糖效益:桂枝中含有肉桂醛類成分,對穩定血糖具有潛在幫助。

  • 心血管健康:桂枝對於促進血管擴張和血液流通有積極影響,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
 

5. 桂枝的文化背景與歷史應用

桂枝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使用歷史,是《傷寒論》和《金匱要略》等中醫典籍中的重要藥材。在古代,桂枝湯被視為治療風寒感冒的經典方劑,至今仍廣泛應用於臨床中。

 

6. 桂枝的選購與保存

  • 選購建議:選擇枝條均勻、表皮光滑、氣味濃郁的桂枝。

  • 保存方法:存放於乾燥通風處,避免受潮和陽光直射,建議密封保存。

 

7. 桂枝的日常應用與食譜

桂枝紅棗茶

材料:桂枝10克,紅棗5顆,生薑3片,水500毫升。
做法:將材料洗淨後加入鍋中煮沸,轉小火煮15分鐘即可。

桂枝暖身粥

材料:桂枝5克,糯米50克,紅糖適量。
做法:先將桂枝煮水取汁,然後用此汁煮糯米粥,熟後加入紅糖調味食用。

桂枝湯

材料:桂枝去皮9克、芍藥9克、生薑9克、大棗()3枚、甘草6

做法:將材料洗淨後加入鍋中煮沸,轉小火煮15分鐘即可。

禁忌:桂枝湯有“三禁”:一為表實無汗者禁;二為嗜酒之人,內多濕熱者禁;三為陽熱內盛服桂枝湯吐者禁。所以,古人有“桂枝下咽,陽盛則斃”的警示,建議詢問中醫師後再使用。

 

常見問題(FAQs

  1. 桂枝可以每天飲用嗎?
    不建議每天使用,應根據體質和症狀適量飲用,以免過度溫燥。

  2. 孕婦可以使用桂枝嗎?
    孕婦應避免使用桂枝,以免引起不良反應,尤其是早期妊娠。

  3. 桂枝與肉桂有何不同?
    桂枝為肉桂的幼嫩枝條,性味較溫和,肉桂則為樹皮,性味更為辛熱。

  4. 桂枝茶適合什麼季節飲用?
    桂枝茶特別適合秋冬季節飲用,能幫助暖身驅寒。

  5. 桂枝對於寒性體質有效嗎?
    是的,桂枝能溫暖陽氣,改善寒性體質的四肢冰冷和怕冷症狀。

 

<結論>

桂枝作為中醫藥中的溫陽解表良品,不僅在改善風寒感冒、促進血液循環方面有突出效果,還能增強身體抵抗力,適合用於日常養生。正確使用桂枝,不僅能提升健康,也能為日常生活增添一份自然的暖意。

 

<參考資料>

醫砭-桂枝
維基百科-桂枝
The traditional uses, phytochemistry,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of Cinnamomi ramulus: a review J Pharm Pharmacol. 2020 Mar;72(3):319-342. doi: 10.1111/jphp.13189. Epub 2019 Nov 21.
農業主題館-桂枝